Original 关注前沿科技 量子位
自动驾驶2019年度 实力 报告一出,匆匆一看,不能不沸腾。
行业进步神速 从总里程到平均接管,无人车相比去年宛如开启 飙车 模式。更关键的是,中国公司表现实在太好了,按照平均接管指标,全球Top 10中,有4家来自中国。
百度北美自动驾驶团队,更以一个分舵的力量,在谷歌大本营所在地击败了Waymo,首次登顶第一。
没错,这就是加州车辆管理局(DMV)刚刚公布的《2019年自动驾驶接管报告》,而且上述亮点结论,还不是全部。
这份报告发布后,首次失掉铁王座的Waymo不干了。
Waymo公开表示:反对这份官方报告的数据要求和能力判别标准。
所以究竟是怎样一回事,我们先从报告说起。
百度超越谷歌Waymo,中国公司进展神速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全世界对自动驾驶路测最开明的地区,目前集结了64家世界各地无人车公司,获准上路测试。
于是加州车辆管理局(DMV)一年一度的《2019年自动驾驶接管报告》,格外受关注 因为没有其他什么报告更能展现横向对比了。
就好比大家都在同一个场地场景竞技,最后由组委会发布一份年度报告,可以作为实力参考。
只是这份报告也有被诟病的地方,其由各家测试公司自主提交,核心指标难以量化,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份各家自己当裁判、各家自己凭良心的报告。
那么今年报告怎么样呢?首先,选手层面,共计36家无人车公司提交了报告。
其次,整体来看,大发展大进步,平均无人行驶508公里才需要人接管一次,与2018年相比,增长21倍。
此外,还有与以往不同的新结论:百度北美团队,首次把Waymo从第一王座上拉下马,而且中国公司表现都非常亮眼。
具体衡量指标,自然是脱离接管次数(Disengagements)。
什么叫 脱离接管次数 ?即自动驾驶过程中,被人类安全员抢过控制权,让自动驾驶系统和车辆脱离,由人接管开车这件事发生的次数,其往往出现在应付各种自动驾驶系统处理不了的情况时。
展开来说,就是总共多少辆车、车跑了多远、人接管了多少次。
那么就可以算出平均跑多远需要人接管一次。
划重点,要考的,后面我们都围绕这个平均跑多远需要人接管一次来讨论。
单纯从这一指标出发,数据结果如下:
横坐标实在太长了,鉴于在手机上看会不太方便,我们先展示一下前10名的公司:
还有前十名之后的公司:
注意,蓝色柱状图是2019年的(也就是最新的数据),橙色柱状图是2018年的(一年前的数据)。
从上面各个图表中可以看出,百度USA第一,平均行驶29060公里才需要人接管一次 意味着围绕赤道跑两圈,只需要接管3次。
而谷歌兄弟公司Waymo,今年排名第二,平均行驶21283公里需要人接管一次。
Cruise、AutoX、PonyAI随后,分别位于全球三、四、五名。
这前五名中,百度、AutoX和PonyAI等中国公司,在加州展示的自然都还不是全部实力,但结果就已如此惊人。
其他中国公司的表现也非常亮眼。滴滴无人车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排名第八,文远知行Weride排名第11,去年倒数第三的上汽(SAIC)排名第17。
与2018年数据相比,进步实在很大:
百度从第7名登上了第1。AutoX,从第9名进步到第4名。还有小马智行PonyAI,虽然今年名次没变,但成绩也提升了5倍多。
而去年的冠亚军,Waymo和Cruise虽然有进步,但并没有百度这种87倍的增量,屈居亚军和季军。
当然,这样的结果,也有人不干了。
高管、企业组团发声:DMV统计不妥
之前,DMV这份报告的统计方式和标准,就一直有争议。
而且就在近期,还有几家核心玩家,组团出来实名反对。他们的主要的质疑点,是将 脱离接管次数 作为核心考核指标的合理与否。
从字面意思看,接管的越频繁,就意味着自动驾驶系统发挥作用的时间占比越短,似乎这家自动驾驶公司也就越不厉害。
△侯晓迪
去年,图森联合创始人 CTO侯晓迪就多次表达过:脱离的标准很主观,主要考核公司道德水准而非技术能力, 张三要求严格,违背交通规则就接管,李四风格激进,避免重大车祸事故才接管。
因为标准很主观,每家公司都可以在报告里玩文字游戏钻空子。
侯晓迪认为,在城市复杂道路和在空旷无人的郊区刷里程是完全不同的,报告中并未包含这一点。
如果这个测试版本你已经几千英里都无需接管,说明Feature没遇到过问题,那就该开发下一个版本去了。测试的意义就是找问题,不断找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入稳定版本迭代期, 他说。
所以,接管的频率对测试阶段的自动驾驶没有意义,更应该比较试乘的体验。于是图森今年已不再提交报告。
在今年DMV报告出炉前,来自Cruise和Aurora的掌舵者们就提前开炮了。
△Dan Ammann
通用汽车旗下克鲁斯(Cruise)子公司CEO丹 阿曼(Dan Ammann),在周三的一次投资者会议上直言: 除了公司自身的内部数据,没有真正好的方法来体现公司的进展。
Cruise联合创始人Kyle Vogt,也在自家的博客文章中提到了 刷里程 的问题,他认为,脱离往往发生在几种不同的情况下:
1、紧急情况,比如有人、有车突然冲到车前面出来;
2、情况其实不紧急,但安全员过于谨慎出手接管,就像你妈妈总看你开火做饭不放心要来接管一样;
3、对路上的其他车表示礼貌,自动驾驶毕竟和人类驾驶不一样,如果让其他车主感到别扭或困惑,那安全员就出手干预一下;
4、自动驾驶系统出错,不接管就要出事。
Vogt认为,只有第四种情况才是自动驾驶系统真的有问题的情况,因此把前三种算进去就很不公平了。
因此,脱离频率不能衡量自动驾驶是否做好了商业落地的准备,更应该比较比较自动驾驶汽车和人类驾驶的区别,看一看自动驾驶是不是比人类驾驶好用。
毕竟,现在人类开车也会经常出现车祸。
△Chris Urmson
Aurora联合创始人Chris Urmson,曾经是谷歌自动驾驶的创始CTO。
他认为问题有两点,一方面,没有明确定义是什么构成的脱离,这样数字就没什么意义。
另一方面是企业可能正在开发新功能或在更复杂的路况下测试,这样必然会导致更高的脱离频率。
在没车、没人、没路口的平坦干燥地区行驶1亿英里的脱离次数,和在匹兹堡这种路况复杂的城市行驶100英里的脱离接触次数是没法比的 ,Urmson说。
因此,Aurora表示内部用工程速度,而不是脱离来衡量技术进步。
在上述质疑和diss后,今早DMV报告出炉,Waymo也加入了炮轰阵营。
Waymo今早发布推特上称,脱离指标并没有提供有关Waymo司机能力的相关见解,不认为(加州)脱离接触的数据应该用来比较性能。
如何看待今年这份报告?
所以如此备受diss,又该如何看待今年这份报告?
或许还有两个可当参考的维度,一是整体,二是各家自己的 进步性 。
说一千道一万,DMV依然还是当前唯一能持续追踪全球无人车行业状况的机构,从这份数据中也能看出行业的一些发展状况。
2018年提交报告的无人车公司只有28家,今年达到了36家。
路测数据上来看,有快速的增长。2018年一共在加州路测了3258074公里,今年达到了4626627公里,增长了42%。
路测里程增多了,但整体接管次数却出现了下降。
2018年整体的接管次数为143720,今年仅为9107,减少了93.7%。
按照平均一次接管能够无人驾驶多久的数据来计算。2018年是22.7公里,绕着北京五环(98公里)跑一圈,得人工接管4-5次,今年则是达到了508公里 在北京五环跑五圈,都不用接管。
上述整体性数据,算是给无人车行业提升信心。当然这有个前提:每家提交报告的标准,跟去年没有明显差别。
其次,王座易主,新星突出,可以看出各家成绩进步曲线。
我们按照各家的情况,纵向整理了2018年到2019年的增速:
其中,进步速度超过5倍的企业一共有7家,如下图所示:
除了苹果和高通之外,都来自中国。
也有几家公司 逆势 而行,包括Zoox、文远知行Weride、Aurora、Drive.ai、日产、Nullmax、英伟达几家企业竟然 退步 了。
当然,其中一部分企业固然遇到了困难,比如吴恩达老师旗下的Drive.ai卖给了苹果。
另外,鉴于不少业内专家认为DMV平均跑多远需要人为接管一次这个考点设置的不合理。可能是这些公司给自己提升了考试难度,跑到了人更多、车更堵、路更险的地方去测试。
就是说几家 退步 的公司,实际上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测试就是为了迎接问题和挑战,所以在脱离的指标下,数据退步了。
而去年倒数的苹果和Uber,今年也有了变化。苹果从1.8提升到了189.8,提升104倍,可能也是真正发力了。
而Uber自动驾驶业务因为人命事故,2019年一直低调行事,这次并没有出现。
最后,还是在这次报告披露中,还有两家中国力量因为没有提交脱离接管报告,将被取消加州路测资格:
一家是Roadstar,毕竟公司已经清盘了。
另一家是Xmotors.ai 即小鹏汽车。小鹏的具体原因是啥,没有更进一步披露。
总之,这就是今年DMV自动驾驶 实力 榜,不知道你看完有何评价?
来源:http://www.hns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