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还是那个茅台,疫情冲击下仍不改其增势。
4月27日晚,贵州茅台披露2020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茅台实现营业收入244.05亿元,同比增长12.76%;实现净利润131.55亿元,同比增长16.4%;每股收益10.42元,同比增长16.69%。
截止4月27日收盘,贵州茅台股价收盘价为1276元,市值16029亿元,再度刷新全球烈酒资本市场的最高纪录。
当持续三个多月的疫情重创各行各业,白酒行业"警钟"早已敲响。在此背景下,茅台一季度业绩何以逆势上涨?跨过了今年前三个月的盈利难关,茅台未来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一季度业绩逆势上涨
虽然近期A股市场在一季度业绩呈现亏损趋势,但可以看到,尽管疫情肆虐,白酒行业遭受较大冲击,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净利润,贵州茅台在2020年一季度都实现逆势上涨,并且达到了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在一季度的营收中,茅台酒销售收入为222.24亿元,系列酒的销售收入为21.68亿元。其中,直销渠道约占总业务收入的8%,达到19.39亿元,批发渠道营业收入达到224.53亿元。4月24日,据茅台酱香系列酒官方微信透露,茅台酱香系列酒一季度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目前酱香酒销售稳步恢复。
截止一季度末,贵州茅台持有的货币资金为196.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24%。但今年一季度,茅台预收账款的数量出现下降。据悉,这主要是茅台从长远健康发展计划,改进服务,减少对经销商的占款,从而厚植根基,使其营销板块能进入良性循环,为下一步继续强化市场布局能力做了铺垫。
从经销商的情况来看,根据其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报,去年茅台国内经销商减少数量达到640家,报告期末经销商数量为2377家。而今年第一季度贵州茅台再次大幅缩减经销商,共减少了316家经销商,其中茅台酒经销商减少29家,酱香系列酒经销商减少287家。
此外,一季度贵州茅台来自中国内地市场的贡献度是239.99亿元,来自海外市场的贡献度为3.91亿元,由此可见其海外市场增长空间较大。在外资看来,贵州茅台也一直是A股最优质的资产,目前外资所持市值达到1313.51亿,也是A股中外资持股市值最大的公司。
"黑天鹅"下白酒行业受重创
当年度最为关键的春节市场,因各地"封城"举措而全面告停,就已经预示着这场疫情对于白酒行业的影响程度。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白酒消费的不少终端市场已经是停滞状态。以餐饮渠道为例,疫情冲击下餐饮行业沦为重灾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全国餐饮收入4194亿元,同比下降43.1%,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52.8%,呈断崖式下跌,也就意味着白酒企业的餐饮渠道几乎被切断。
在此背景下,不少酒企已公开表示产品销售遇阻。水井坊在给全国经销商的公开信中表示,要正视疫情给白酒行业带来的冲击;江小白也在《一封来自江小白江记酒庄的公开信》中透露,2月份销售额创历史新低。
从行业整体来看,2020年1-3月,全国酿酒产业规上企业酿酒总产量992.07万千升,同比下降22.74%。其中白酒产量169.26万千升,同比下降15.87%;葡萄酒产量5.79万千升,同比下降41.20%;发酵酒精产量219.69万千升,同比增长24.72%。
实际上,从已经发布的酒企一季度报就能发现,疫情对于白酒企业一季度业绩造成较大冲击。
2020年一季度,迎驾贡酒实现营收7.71亿元,同比下降33.55%,实现净利润2.33亿元,同比下降34.07%;老白干酒实现营收7.56亿元,同比下降34.19%;实现净利润0.66亿元,同比下降44.05%;水井坊实现营收7.29亿元,同比下降21.63%,实现净利润1.91亿元,下降12.64%;酒鬼酒实现营收3.13亿元,同比下降9.68%,实现净利润0.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24%。
机构研报指出,从目前看,2月白酒销量下滑约70-80%,3月同比约下滑50%,预计4月将环比继续改善,推测疫情对全年白酒销量影响10%-15%。此外,疫情会导致部分小经销商面临资金压力,从而导致经销商份额集中;也会导致部分小酒厂面临经营压力,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大酒厂集中。
业内人士指出,在白酒企业普遍面临盈利困境的当下,贵州茅台在一季度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除了是其龙头地位的彰显,更加给行业带来了信心与支撑,为白酒行业战胜疫情影响提供良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
疫情期间增势并非偶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茅台"根基强大",但其在疫情期间的逆势上扬,实际上是以行动取胜,并且有迹可循。
首先,在疫情集中爆发的阶段,各行各业所受到的冲击开始凸显。当不少企业开始下调2020年生产经营目标之时,茅台却宣布:2020年的既定目标依旧是"计划不变,任务不减,指标不调,员工收入不降"。
2月13日,茅台集团启动制酒制曲生产,拉开复工复产大幕。2月17日,茅台集团复工复产进入第二阶段,包装、勾贮以及相关销售、管理部门开始运转,也标志着茅台集团全面复工复产。
值得一提的是,虽受疫情影响,茅台二轮次生产主要指标还保持上升,公司二轮次基酒平均班产预计可达9.5吨,比2019年平均班产9.4吨有所提高,达到自2015年以来的最好水平。
此后,随着茅台"一把手"履新,各项工作也稳步推进。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卫东始终强调"茅台发展不会减速",要重点抓疫情防控、抓项目质量、抓安全生产,抓施工进度,保障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为茅台"十四五"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长城证券表示:"鉴于管理层新上任后,将加速改革,业绩有望保持向好,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 1008、1219、 1416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476、589、694 亿元。新任管理层就位后,预计公司会进一步加速营销体改革,叠加疫情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公司基本面大概率持续改善。"
此外,茅台对于集团内部的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从未有任何松懈。
为贯彻落实"定位、定向、瘦身、规范、改革"十字方针和"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前进"的要求,4月9日至10日,茅台集团连续召开三次专题会议,专题研究质量、安全、环保工作。
4月24日,茅台集团召开"找问题、找措施、找目标"大讨论活动总结会暨第五轮党委巡察动员部署会。会议强调,要以"三找"大讨论为新的起点和契机,坚持"找问题、找措施、找目标",不断提升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茅台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前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展现茅台的新作为、新贡献。
可以看到,尽管疫情对于各大企业生产与经营都带来了诸多影响,但茅台始终坚定步伐,目标明确,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与变革;无论是企业内部管理还是外部市场运营维护,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千亿"新起点 居安思危
近年来,茅台深入推进专项整治、营销制度改革等诸多大事要事,啃掉了一个又一个的"硬骨头",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的新难题,逆水顶风,成功迈上"千亿"台阶,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三五"战略目标。
在去年"千亿"目标达成后,茅台将2020年定为基础建设年。新的起点下,茅台仍坚持"居安思危",那么其在未来究竟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从2020年的业绩目标来看,茅台规划收入目标为增长10%左右,计划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3.71亿元。产能方面,茅台酒产能将逐步释放,其中已有1,120吨茅台酒基酒产能在2019年10月投产,2020年开始产出基酒。
此外,茅台计划2020年竣工"十三五"中华片区茅台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备设施,基酒产能将达57400吨,于2024年陆续产出成品酒。系列酒方面,公司继续推进3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及配套设施项目,预计2021年完工,成品也将在2024年产出,同时今年将新开工8万吨系列酒包装车间,预计三年内竣工。
因此,券商判断在2020年至2023年产能提升但未产出成品的阶段,公司收入进入稳增长期,建议放低对后续4年业绩的预期,更加注重公司软实力的强化。
茅台方面表示今年的工作重点包括推进"文化茅台"建设、推进"茅台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建设、完善营销体系改革、深化细化"智慧茅台"顶层设计等,主旨为持续提升品牌力、渠道力及内部管理效率,将成为后续增量顺利释放的基础。
除了生产与销售,茅台集团内部的不断探索与改革,才是茅台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所在。
3月最后一天,亦是2020第一个季度的结束。茅台举行了其自疫情发生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启动动员会。会议动用了三个会议室,茅台集团及股份总助以上高管,以及其下所有部门的党政主要管理人员均到场听会。
会上的三个重点信息,或许能让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茅台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一是在强调"十字要求"的同时,也强调"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前进";二是推进"找问题、找措施、找目标""三找"大讨论——这是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卫东讲话中释放的方法论;三是"千亿"不是终极目标,而是新的起点。
"整改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动员部署"与"找问题找措施找目标"大讨论活动同时启动,茅台集团将两个主题放在一起,透露出对两个环节安排的通盘思考。
茅台高层认为,落实整改,也是站在千亿新起点,推动茅台居安思危,把基础夯得更实、"篱笆"扎得更牢,解决好"'千亿'后,何去何从"的重大问题。
实际上,作为传统制造业中的一员,无论是对于茅台本身,还是酒业,"千亿"前所未有,也就意味着其"后千亿"时代所对标的企业与参照物已经发生改变。
在此基础上,茅台早已站在全球高度思考企业的未来发展,也预示着茅台接下来的决策,将从国家、国际等更高层面进行,这也是其居安思危、整改落实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