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消息

澳科大医学院领导联合研发新冠病毒重组疫苗

2020-08-12 11:57:38 来源:互联网

 

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成功发表

- 该重组疫苗或将为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带来胜利的曙光

新冠肺炎自全球爆发以来,主要通过人与人传播,是次的全球性疾病大流行,截至7月25日,全球确诊人数超过1500万,死亡人数近64万。对针对新冠病毒有效预防疫苗的需求迫在眉睫,世界各地均在紧急研发。据世卫组织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在研新冠疫苗超过150款,不同的技术路线在同步开展,包括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以及减毒流感病毒疫苗载体制成的疫苗等。

 

澳科大医学院张康教授

对于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焦点,除了病毒本身及其他相关因素外,宿主因素也更应该被重视。针对这个问题,是次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教授张康领导参与的合作团队, 包括来自内地和香港的科学家, 采用新的技术路线,研发新冠疫苗并获得重大发现。研究成果于7月29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表,题为“A Vaccine Targeting RBD of SARS-CoV-2 Induces Protective Immunity(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为靶点的重组疫苗诱导保护性免疫力)”。

 SARS-CoV-2病毒利用其表面突出的刺突(S)蛋白受体结合域(RBD)与宿主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介导宿主细胞进入。以上过程是病毒感染的最关键步骤。此次研究发现,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受体结合域(RBD)为靶点的重组疫苗在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诱导了强烈且有效的功能性中和抗体反应。实验动物产生的免疫血清成功阻断了受体结合域RBD与宿主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ACE2)的结合,中和了新冠病毒并完全防止新冠病毒感染。另外,还发现,即使在没有病毒的情况下,接种疫苗蛋白后产生的抗体不会阻断、启动或调节内源性ACE2, 因此副作用小。该疫苗还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提供了抗新冠病毒的强大保护性免疫力,文章强调了受体结合域在新冠病毒疫苗的设计中的重要性,为通过诱导受体结合域的抗体开发的预防疫苗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次研究中评估了候选新冠病毒疫苗在受体结合域中潜在价值和合适的使用剂量,测试其在新冠病毒携带动物对抗新冠病毒产生的活动的影响,并确定了对应的免疫途径和免疫反应,为新冠病毒预防疫苗的研发设计提供重要依据。此外,报导了各类S蛋白区域可产生中和抗体的潜能,并评估了规模生产的可行性。文章提到,对猴子在内的所有实验被试动物已做到了有效的全面保护。在接种了RBD免疫血清的小鼠和猴子中,无抗体依赖性肺炎增强或加速出现肺炎的不良反应。与包含整个细胞外结构域蛋白(ECD)、S1-亚基蛋白或S2-亚基蛋白及S蛋白其他部分相比,重组RBD蛋白疫苗的病毒中和活性要高得多,故而证明,重组RBD蛋白疫苗是作为免疫原的最佳疫苗选择。在被动免疫实验中,RBD疫苗诱导的高水平抗体和高中和活性或在健康人群的预防和降低重症新冠患者的病毒载量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文章显示CD4+T细胞参与了协调免疫反应和体液反应,强调了增加这种免疫反应的意义。研究证明受体结合域在研究新冠病毒预防疫苗中的至关重要科学价值和实用性,为接来下的疫苗研发指明方向,为新冠病毒疫苗的规模化投产带来决定性的突破,为全球抗疫胜利带来了曙光。

作为这次文章的主要通信作者, 澳科大医学院教授张康表示,该研发理念就是用S蛋白最小的部分去生产最有效且最小副作用的新冠疫苗,避免抗体依赖性增强的副作用影响。因此,研发团队尝试研制了几款候选疫苗,并对每种疫苗进行了测试和评估,最

终发现RBD是最佳候选疫苗。从1月份以来,世界各地都争分夺秒地生产疫苗,采用哪款候选疫苗的研制方案,确实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不过现在看来,研发团队很庆幸当时坚持这个正确的决定。全球所有一百多款候选新冠病毒疫苗在研发中,但在大量生产上都面临艰巨的挑战。而当下全球新冠疫情依然在蔓延,对有效预防疫苗的投产需求十分迫切。这次研究证明以重组RBD区域疫苗可以最有效地诱发机体的免疫中和反应,且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另外,该重组RBD使用的生物技术方法具有很高的成熟度和可行性,将有潜力短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全球抗击新冠疫情提供根本性解决方案,令人十分振奋与期待。当然,有效的疫苗剂量以及疫苗效用还需进一步完成临床试验后评估。临床试验很快将会启动。

有关研究论文,可浏览Nature网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5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