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消息

两地法规不一致未准入境 专家解读进口食品不合格常见原因

2020-10-28 08:08:12 来源:南方城市周刊

 

10月21日,海关总署网站发布《2020年9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显示,今年9月,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未准入境的食品信息达到218批次,其中也包含维他奶香港产品有4批次被拒入境,原因是未授权进口以及两地法规不一致带来的问题。

为何每年会有进口食品被拒入境,进口食品该不该买?来自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的法规专家认为,进出口国两地法规不一致而导致的未准入境的进口食品,其实并没有食品安全问题,关于此,且听听法规专家的解析。

(以下内容引自【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http://www.chinafic.org/html/huati/4054.html】)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境外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境外食品与国内产品相比有口味新奇、包装独特等优势,很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然而,你经常会看到进口食品的不合格信息,比如我国海关总署每月公布的《未准入境的食品信息》里就有来自美国、日本、英国以及我国台湾和香港的食品。进口食品还能放心吃吗?

进口食品如何监管?

据WTO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农产品进口市场。2017年,全国共进口食品142.9万批(货物批,下同)、5348.1万吨、582.8亿美元。最近几年我国进口食品贸易以年均17.4%的速度持续增长,如何保障进口食品安全也成了一件大事。

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规定,进口食品要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经海关依照进出口商品检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检验。在取得检验检疫证明之前,进口食品须存放在海关指定或认可的场所,只有经检验检疫合格、由海关出具检验检疫证明后的进口食品,方可准予销售、食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进口食品的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进出口产品的监管也经常被当作贸易竞争的一种手段。海关对进出口食品的严格监管,不仅仅是确保食品安全,也要维护贸易公平。

进口食品为何不合格?

列入《未准入境的食品信息》的原因五花八门。从公布的信息来看,不合格的进口食品有一些的确存在安全风险,比如产品霉变、检出致病菌、重金属超标等。还一些是检验检疫问题,比如水果检出地中海果蝇,冷冻肉类包装检出新冠病毒等。但很多时候,不合格产品并没有食品安全问题,比如进口程序问题以及进出口国法规标准不一致带来的问题。

1. 进口合规问题。我国对进口商、进口食品都有严格的要求,不少的不合格食品是因为不符合进口食品准入流程,比如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不合规。

2. 产品标签不合格是进口食品不合格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最近海关公布的不合格信息中,标签不合格占到11.5%。主要原因是各国、各地区法规有差异,比如出口到中国大陆的食品应当标注简体中文,用繁体字就算不合格,标签大小、字体字号、英文字母大小写之类的不合规都算不合格。

3. 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使用不符合国内标准。各国、各地区都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批准食品添加剂,但每家的经都念得不一样。比如香港和内地都允许使用泛酸钙(补维生素的),但使用范围不同:内地可以用在碳酸饮料(如可乐)、茶饮料、风味饮料,但尚未批准用于蛋白饮料(如豆奶)、果汁饮料、植物饮料和特殊饮料(如运动饮料),这些产品如果用了就算不合格,但在香港却是合法的。

进口食品越来越不安全了?

各种各样的不合格是不是意味着进口食品就越来越不安全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方面是进口量越来越大,分母大了,分子自然也会变大。另一方面是监管越来越严格,也越来越透明。如果你去看美国、欧盟的政府网站,他们也经常发布各种不合格食品的信息,当然也包括进口食品。总之,从正规渠道购买食品是最有安全保障的。

如何购买进口食品?

1. 建议大家一定要从正规的平台、商超渠道购买进口食品,它们有更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2. 注意看中文标签。我国法律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看起来和平常超市产品不太一样的,不要购买。

3. 尽量不要从不知底细的海淘、代购等渠道购买进口食品,因为可能未经检验检疫,存在安全风险。

4. 谨慎购买价格异常低的进口食品。这些食品有可能是走私货,一方面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同时还有可能触犯法律。

最后,提醒各位进口商,一定要合规开展进口食品经营活动,在进行进口食品贸易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否则产品被海关查扣甚至销毁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