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周骥滢】2018年12月22日,中核集团旗下江苏核电田湾核电站4号机组具备商运条件。这一消息标志着中俄最大的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二期工程(3、4号机组)全面投产。田湾核电站位于江苏连云港市,从1989年中国与前苏联领导就合作达成意向到今年中俄宣布合建7、8号机组,已经成为中俄合作的典范工程。而田湾核电站的每一次发展,都代表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核电技术的进步和突破。
中俄核能、和人文交流合作的典范项目
在记者走访田湾核电站期间,江苏核电董事长马明泽为记者介绍了田湾核电站的历史。1989年,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华时,就向中国领导人提出希望能够共建核电站的意向。苏联解体后,核电方面的合作并未受此影响。1992年,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中俄两国政府部长签署合作协议。
今年6月,中俄双方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框架合同》,11月6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俄双方签订《技术设计合同》。
这些深入的持续合作,无不将田湾核电站作为中俄两国政府进一步加深政治互信、发展经济贸易、加强国际战略协作的标志,是共同推动中俄核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除了两国国家层面上的合作,中俄两国民众之间的交流也因为这一项目而日益密切。中核集团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运行总监张毅就说了很多中俄之间工程师互动趣事。比如很多俄罗斯工程师来到中国后,被种类繁多的中国美食馋得根本不想离开中国;还有一些俄罗斯工程师择选择留在中国,找了中国媳妇。
不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俄核电工程师之间的精诚合作。中国人干工作很“拼”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气,尤其是赶工期的时候,连续奋战、深夜工作、没有休假都是家常便饭。不过很令人感动的是,俄罗斯工程师朋友们都会非常配合,哪怕是额外的加班、临时被要求到现场进行紧急问题的处理,都会毫无怨言,说到做到。
中核集团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运行总监张毅说到这里也很感叹,他说道有时候工程建设进入关键时刻,需要俄罗斯专家参与的时候,哪怕是深夜或者是周末他也会对方打电话并派车去接,虽然心里也有歉意,但是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才是第一位的。但是这个时候,俄罗斯工程师都会积极配合。情不自禁让人竖起大拇指。
这些都令田湾核电站所体现不仅仅是中俄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合作,更是人文的交流和互通,让中俄民众真正互相了解,实现共赢。
中国核电的技术体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成果
如果说田湾核电站刚刚起步的时候,中国核电技术还是邯郸学步,那现在中国核电技术已经实现了全面突破,并迈入世界核电强国之列。
以田湾核电站为例,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中,工程中的关键部分还需要俄罗斯方面全面设计和主导,到了二期工程中,中国核电工程师们已经实现了常规岛98%的国产设计和建造。并且,田湾核电站的2号机组在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的年度排名,也一直稳步上升,去年跃升至世界第一。要知道,世界上可是有400多台核电机组,能够拿到第一名绝非易事。
而且,田湾二期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工程建设模式变化、工程接口复杂、大量国产化优化后与俄方技术融合等多方面挑战。面对挑战,江苏核电借鉴生产运行机组计划管理模式,强化工程计划管理,采用专项组模式,联合多领域技术能手攻克重点专项任务,强化核安全、质量保证、工业安全、环境应急、辐射防护、信息安全、审计、纪检八大监督职能,确保工程建设四大控制总体可控。田湾核电基地实现了垂直统一指挥、横向支持共享、田湾一盘棋的良好局面,有效确保了田湾二期工程安全、优质、高效的按期全面投产。
不仅如此,据江苏核电董事长马明泽介绍,在这几十年的学习和钻研中,江苏核电还取得了3件发明专利获得俄罗斯专利授权,也就是说,中国核电工程师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在核电强国俄罗斯那边拿下了属于自己的技术高地。这无疑是令人自豪和骄傲的。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这几十年中,中核集团是全球唯一一家连续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领先企业,拥有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的能力。
从1985年承建秦山核电站这一原型堆到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AP1000、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再到刚刚商运的台山核电工程以及全面投产的田湾核电二期工程,中核集团凭借先进的核电工程管理体系和强大的工程建造能力,承担了祖国大陆所有核电站核岛建设任务以及中国出口巴基斯坦6台核电机组建设任务,有力保障了先进核电技术在我国首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田湾核电二期工程(3、4号机组)全面投产后,一年发电量大概可供1000万户中国家庭使用一年,预计每年减排效益相当于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种植了超过3.5万公顷的绿色森林。成为造福一方经济和环境的重要工程。
但是田湾核电站的发展并为停下脚步。核电是“卡脖子”核心技术,对于国民经济、国家安全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田湾核电站的发展,让我们见证了中国核电的进步,也看到了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坚守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