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大正”认为春节假期15天的建议太好了,这简直就是恢复了中国传统的过年期限,强烈支持该建议。还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老家(90年代时,大正是皖北的),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经济虽然也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但那时的经济体量很小,根本容纳不了太多就业人口。
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都固定在当地,并没有出去,只有少部分年轻人去到珠三角城市深圳、东莞等地进电子厂、玩具厂打工。根本不像今天农村平常很少有人,只有在过年才有人的现象。
那时候的过年真的有年味,我们小孩子的过年几乎是从小学放寒假就开始了(腊月二十左右),一直过到“蒸灯十五”(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真正的结束。
其实就算是正月十五一过,都开学了,还有正月十七、十八时间,出嫁的姑娘向娘家送大雁(面做的大雁)传统,年味直到正月二十以后才消散,整整一个月,十分的快乐,玩的也爽。
当然大部分村里人不出来打工,日子过得是自然紧巴巴的,但大部分人如此,其实也没有太多感觉。但记得2003年非典以后(那时“大正”已经上初中了),村里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年龄稍大的人都陆续朝外打工了。
而去珠三角打工的那一批年轻人也回来了,都一起去长三角地带打工,可能长三角经济发展起来了,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加上离我老家较近,交通更方便,几乎每个镇都有直达的江浙沪地区城市的汽车。
按照这个趋势真能看得出,珠三角发展较早,江浙沪地区是后起来的,直到2006年以后,村里基本上就算没有人了,只剩下老人小孩,也就是所谓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这不仅是我老家问题,也是我们国家所有农村的面临的问题。
这也是中国城市化和全面工业化的一个缩影,我们越来越忙,而国家规定的假期太短,只有七天时间,毕竟在外打工要按照这个规定来。
所以现在农村过年也是匆匆忙忙,一年的事就集中这几天办,真的很累很累,甚至比工作还累,有的人干脆就不回家过年了,害怕太多应酬,然而不回家过年心里又有点遗憾,总之现在过年根本没有年味。
想一想我小时候过年,在河沟里溜冰、在沟边放火烧野草烤火、放小鞭炮(我们称“豆秸炸炮”)和擦炮、堆雪人、打雪仗等,真的很快乐,现在再也找不回那种感觉了,太忙了,真的没有时间,回家也忙,剩下的时间只想睡觉。
包括现在农村小孩也是在城里上学、城里长大,变成半个“城市人”,虽然户口上还是农村的,再也没有农村小孩的样子,过年回家后,村里的小孩和小孩也不认识,农村宗族式的社会体系成功被时代发展瓦解,20年前的快乐过年景象一去不复返了。
正是因为如此,国家才应该多放一点年假,恢复一下传统文化和记忆,特别是春节文化记忆。今天中国经济取得很大成就,应该稍微歇一歇了。
但“大正”认为延长春节假期的建议暂时很难被通过,这源于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的惯性,真的是勤劳的国人拼出来,国家不可能突然停止,影响整体发展规划,也说明在假日上,历来都很苛刻。
记得早年我刚上小学时(好像是95年),根本没有所谓的双休日,一周最多只休息一天半,周六下午才不上课,其他单位也一样。好像听说是当年我们为了进入WTO,美国拿“双休日”说事,我们才改成双休日。还有现在其他所谓的节假日,老是找不双休日来凑,真的没法说。
希望立法机关不要那么苛刻,给春节假期多放几天,让家庭更温暖一些,现在人工作很忙,一年到头真的没有几天时间陪家人,给国人多一点时间,陪陪家人,团聚一些,不要让过个节都那么累,不然早晚会累垮的,付出的代价也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