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截图
2022年2月10日,《四川农村日报》发布《建设中医药强省 谱乡村振兴新篇 》一文,文中对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新绿色药业)从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到饮片GMP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和标准化生产及临床用药的现代化调剂的全产业链经营和质量管控体系进行了报道。
以下为报道原文:
建设中医药强省 谱乡村振兴新篇
“中医之乡、中药之库”,四川素来享此美誉。回望古人,从汉代至明清有文献记载的千余名四川医家,接力塑造了影响医坛达2000多年的川派中医药;今看来者,中医药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川产道地药材建立国际标准、特色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刚刚过去的2021年世界传统医药日,中医药文化展演、大健康产品体验、专家义诊等活动走进公园、社区,对传统中医药令市民大开眼界。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时代仍有新课题。依托源远流长的四川中医文化,我省将如何实现从中医药大省到中医药强省的“华丽转身”?守护大众健康,服务乡村振兴,四川中医药如何找准新的发力点?为此,笔者多方探访,答卷徐徐展开。
产销用对接做强中药产业。
A 三位一体新模式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
中医界有这样一句话,“无川药不成方”。我省中药材资源丰富,目前全省野生中药资源就达7000多种,道地中药材86种,中药资源品种与道地药材种类及产量均居于全国前列。我省中药材资源如此丰富,但中医药产业的产值在全国却并不靠前。
如何破题?“坚持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整体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和模式,是四川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的重要举措。”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兴军一语中的。在他看来,“川字号”中医药产业要驶向快车道,就必须积极融入健康中国建设。
围绕中医药发展,政策相继落地。2019年12月,新修订的《四川省中医药条例》正式将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的新模式以法规形式明确。目标随之细化,此后出台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指明了方向。
我省对中医药发展也是空前重视。省委、省政府对中医药工作统筹领导,将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省委、省政府齐抓共管的“双组长”制,将中医药事业作为健康四川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医药产业作为全省14个重点产业和优先发展7个千亿级产业之一;构建层次分明的中医服务体系,建立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结合协作机制和防治重大传染病联合体,开展“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新型医疗模式;夯实中医药人才队伍,全省拥有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40余名,建有159个省级以上名医传承工作室,建有51个中医药重点学科;三产联动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做好全产业链开发,培育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坚持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强对中医药的系统研究和推广,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化中医文化国际交流合作。
省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百千万”工程加紧推进。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等一批国家、省级重点项目落地,省级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融合平台建成运营,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深入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有目共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也在一件件实事的完成中不断提升。据统计,全省中医医院达到328家,开放床位8.6万张;获建6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17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四川省骨科医院在2019年国家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中医专科医院第1名;全省中医药高级职称人员近万名,中医年诊疗人次达1.5亿。
在实践过程中,“四川模式”更是频频“出圈”。抗击新冠疫情以来,四川中医药成为重要力量。“上工治未病”,中医药尽早、全程、深度介入,在全国率先发布中医药预防处方,先后制定七版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中药“大锅汤”在城市、社区和乡村推广,研制“新冠”系列中药制剂全省调剂使用并纳入医保报销。中医药抗疫物资走进非洲、美洲、澳洲、中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抗击疫情的生动实践,让四川中医药得到国内国际高度赞誉,更让信赖中医药、做强中医药成为强烈共识。
B 获得国际标准立项科学提升中医药水平
2021年10月8日,随着《中医药—姜黄》正式获得ISO/TC249国际标准立项,由我省主导制定的包括《中医药—川芎》在内的首批川产道地药材国际标准项目均顺利获得ISO立项。“这标志着打开了我省中医药标准走向国际化的大门。”据省中医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发布有助于在保障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国际贸易,对推动川产道地药材在国际舞台上为人类健康发挥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深入研究中药。
为什么要推动传统中医药走出去?这得益于中医药所蕴含的价值被不断发现,也符合中西医并重的发展理念。中医和西医是两套不同的理论体系,中西医并重,是对长期以来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的坚持、继承、发展。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不断放大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
四川已经走在前列。我省积极与俄罗斯、德国、捷克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中医药合作,已建成5个海外中医药中心和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平台以及全球首个“海外惠侨远程医疗站”。同时还通过打造“驻蓉领事官员走进中医药”品牌活动,使中医药成为四川对外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
回到业内,一度出现的“中医可能亡于中药”的担忧敲响了警钟。近年来,野生变家种,道地药材异地无序种植,种植过程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土壤重金属超标等,都直接影响了药材品质。制定中医药标准,推进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成为提升中医药质量安全、保障人民健康的迫切需要。
国家层面对此早有举措,2019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2年,基本建立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等级评价制度”。
我省在这方面成绩如何?据了解,我省2018年7月便成立了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川产道地药材省级标准,现已制定发布川产道地药材省级地方标准16项,初步构建道地药材认证、种子种苗质量等级等4个系列的川产药材标准体系框架。
下一步目标非常明确:一是持续推进中药材溯源体系建设,塑造“四川品牌”;二是建立质量标准和规范体系,从良种繁育、种植(养殖)、采收加工、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包装贮藏运输等五个方面制定技术规范,建立中药产业链全过程的溯源档案;三是推进从生产、流通到质量检测监管的全链条追溯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基于区块链的溯源信息平台,满足消费者安全、放心消费需求,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药。
C 标准化基地建设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我打算再包5亩地,种枳壳的效益确实可观。”位于巴中市巴州区的省级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里,中药材枳壳长势喜人。家住巴州区大和乡的张炳真今年67岁,岁数大了不愿再出远门的他除了将自己9亩土地流转给园区收取租金,还在园区务工,每年可以挣到2万多元的工资。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挣钱,这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过去,中药材大多都是农户散种,既不能保证药材品质,也不能保证农户的收益。”巴中市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主任邹理说,通过采取“龙头药企+基地”“龙头药企+专合组织+农户”等模式,点线结合适度规模发展中药材,巴中已规范化种植丹参、芍药、枳壳等中药材70万亩,位居全省第二位。同时,巴州区七彩世界中医药博览园已成为当地有名的休闲场所,中药种植与文化、休闲、康养的有机结合,让中医药在更大空间发挥作用。“药材好、药才好”。中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是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现代化育苗技术助力药材人工种植。
这一点同样在彭州得到了证明。“正是这里的冷凉气候、沙壤土质、优质水源等独特的自然条件,让当地出产的川芎有效成分远高于其它产区。”在“中国川芎第一镇”——敖平镇的种植园区里,基地相关负责人柏晓林告诉笔者,通过搭建川芎产业标准化体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优质新品种选育等一系列举措,彭什川芎现代农业园区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年产优质川芎近3万吨,川芎产业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目前,我们拥有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700余种,中药配方颗粒产能位居全国第二。”四川新绿色药业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孙纪元告诉笔者,通过该公司建立的十余个川产道地药材GAP生产基地,包括川芎、川贝母、川白芷、金银花、赶黄草等药材基地共计10万余亩,为配方颗粒的生产提供优质原材料。同时,建立从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到饮片GMP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和标准化生产及临床用药的现代化调剂的全产业链经营和质量管控体系。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我省通过中医药一、二、三产融合,助力巩固脱贫成效、服务乡村振兴,全面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为加强脱贫地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我省实施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持续开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人员培养,此外,依托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新增一批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00余万亩。
而四川并未满足于此。为擦亮“川药”品牌,助推经济发展,根据《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全省中药材产业链综合产值将达1400亿元以上。
D 康养旅游新场景中医药保健很时尚
走进达州市达川区乌梅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内,两株树龄超过(近)600年的“乌梅帝”和“乌梅后”彰显着达川乌梅的古老历史。“中国乌梅之乡”“乌梅名县”的美誉不仅让这里的乌梅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打卡”。“每年梅花盛开的时候,漫山的梅花就是一块天然广告牌,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据达川区茶果站支部书记、站长梅国富介绍,在观光旅游的同时,当地围绕乌梅产业开发的乌梅酒、乌梅干、乌梅饮料、青梅精等系列大健康产品又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购物选择,也提高了当地居民收入水平。
同样在巴中市恩阳区,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当地建立“以产定收528”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土地“三权分置”分红机制,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大力发展川明参、川佛手、黄精等中药材产业。“我们还盘活了村内闲置农房等资源,对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整合,改造园区内农房,建设药材露天展示广场、民宿酒店、科普基地等。”据恩阳区明阳镇鹿台村党支部书记成茜介绍,原来以坡台地为主、农业生产落后的鹿台村如今走上了药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为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创造了新的机遇。
成都市枣子巷汉服巡游。
传承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基,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时代生命力。没有传承,中医药的发展就没有根和魂;没有创新,中医药的发展就没有时代活力。发挥中医药独特文化价值,推进中医药的生活方式化,康养旅游便是当下的热点。
中医药体验到校园。
我省中医药事业正进入新发展阶段。通过构建“一核四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大格局,全方位推进“中医药+旅游”新业态。我省已经建成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25个、示范项目16个,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经济社会发展。
汉服巡游、沉浸式体验集市、艾灸以及太极拳、川剧变脸、乐器演奏等文化表演活动,如此“潮”的中医药与国风的跨界联动,就出现在成都市金牛区枣子巷中医文化特色街。2021年5月,四川首个以中医药为主题的集市活动“四川中医药健康生活集市”一开市,就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在这里不仅能买到许多中医药产品,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还能把汉服文化推广给更多人。”专程赶来参加活动的李素萍奶奶说。这些活动不仅受到李素萍等老人的欢迎,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新时代的年轻人。“找准小切口,实现大突破,走好新时代中医药强省全面建设‘长征路’。”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认为,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乡村振兴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正当其时,历久弥新的中医药瑰宝正在焕发新的光彩。
四川中医药大有可为,也必定大有作为。